王永刚
塑料的品种多,综合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塑料的人均消费量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了塑料原料生产、制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2020年我国塑料产量1亿多吨
据统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我国塑料产量为1亿多吨,规模以上塑料制品产量超过7600万吨。塑料的巨大消费带来了大量的塑料废弃,但不是所有的塑料废弃物都会产生污染问题,绝大部分塑料材料都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大力发展再生塑料行业,构建科学精准的塑料废弃物管理体系,合理管控塑料废弃物、消解处置压力、提升资源化利用比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也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基础较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作。针对回收利用环节,《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这一重要任务。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是废塑料回收再生量逐步增长。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测算,2017~2019年,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量持续稳步增长,废塑料物理回收率一直在30%以上。2019年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量约为1890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60万吨,增幅为3.3%。回收额约为1000亿元。虽受全球疫情影响,但预计2020年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量仍会保持在1600万吨左右。 二是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逐步绿色转型。近年来,我国塑料再生利用行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许多规模较小、污染较大的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加工企业被关闭,正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并不断发展成具有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场交易集约化特点的绿色经济。再生塑料制品也已在纺织、汽车、包装、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 三是对全球再生塑料贡献度进一步增强。我国从未向其他国家输送过废塑料,本土处理率达100%。同时,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处理全世界废塑料,仅在2013~2017年5年间,我国处置进口废塑料达3660万吨,为世界废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政策实施后,我国的贡献并没有停止,国内部分再生塑料企业转移到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国家筹建工厂。我国再生塑料行业正在逐步从“全球废塑料资源+国内再生加工”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海外废塑料资源+海外再生加工”与国内废塑料循环再生利用的双驱模式,再生塑料行业的全球影响力和贡献度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时期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虽然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整体回收利用率偏低、城乡发展不均、规模化不足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再生塑料行业应当根据《方案》“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这一主要任务,完善城乡统筹,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推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是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方案》瞄准提高城镇回收率,提出“要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融合,在大型社区、写字楼、商场、医院、学校、场馆等地,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同时,加强旅客运输领域、电子商务、外卖等领域的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力度。 二是完善农村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方案》聚焦加强农村塑料废弃物收集,提出农膜回收行动、农药包装回收行动,支持和指导种养殖大户、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等相关责任主体积极开展灌溉器具、渔网渔具、秧盘等废旧农渔物资回收利用。 三是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方案》提出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加强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对小散乱企业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完善再生塑料有关标准,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 四是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塑料垃圾在土壤中难以降解,防止未来潜在的废塑料污染,必须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填埋。《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补齐焚烧处理能力短板,大幅减少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同时,加强现有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规范日常作业,防止历史填埋塑料垃圾在环境中泄漏。 “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再生塑料行业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全产业链综合减碳。同时,我国进一步完善自身塑料废弃物管理体系,提升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国际示范作用,将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