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邵鹏璐
近期,发债企业信用评级跟踪情况陆续发布,截至7月2日,在有存续债券的4700多家发行主体中,已有3506家披露跟踪评级情况。 “从评级调整的数量对比来看,今年以来,评级被上调主体数量远低于被下调主体数量;与2020年相比,被上调主体数量大幅减少,被下调主体数量相对增加。政策压力下,评级公司行为较往年有所改变,但总体评级结果依然大体保持稳定。”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 上半年主体评级大体平稳,略有调降
进入2021年后,主体评级及展望被上调主体数量锐减。根据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评级上调的主体仅有20多家,相比于2020年全年的289家,大幅减少,即使与2020年同期相比,也显著偏少。评级公司在评级调升上相对谨慎,在展望调升上同样谨慎。年初至今,仅有3家主体评级展望被调升。 与上调情况相反,主体评级及展望被下调主体数量相对较多。年初至今,共计90多家主体评级被调降,略低于2020年全年的101家,但相比2020年同期,下调数量有所增多。展望下调方面,年初至今下调主体有38家,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下调数30家。 “近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逐步趋严,结合新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评级市场改革的序幕逐步开启。”华创证券分析师杜渐表示,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与渐进统一,评级公司逐步开展整合。2020年2月,中诚信国际整合中诚信证评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是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跨市场评级牌照互认政策出台后的首例机构整合,中诚信国际实现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全市场开展评级业务。随后,2020年10月,联合资信整合全资子公司联合信用的证券评级业务,所有证券评级业务统一使用联合资信的评级方法、模型。 今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五部门联合起草了《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应当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制定实施方案,逐步将高评级主体比例降低至合理范围内,形成具有明确区分度的评级标准体系”。 杜渐表示,在整体监管趋严之后,评级行业对于级别上调更趋于谨慎,级别下调行为也在增多,今年评级调整成为历年来最趋谨慎的一年。展望未来,对于在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均存在的债券主体,其评级结果或将保持一致。 孙彬彬表示,在信用评级区分度不高、AAA等级主体多次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国内信用评级体系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但是考虑现实诸多约束,实际上今年跟踪评级主体保持了大体平稳、略有调降的态势。 上半年城投主体评级上调数量大幅下降
2015年以来,城投主体评级上调主体数远高于下调主体数,2021年开始发生转变。 从主体评级上调情况来看,2015~2020年之间,城投主体评级上调主体数均值135家。2021年上半年,城投主体评级上调数量大幅下降,仅为12家,较2020年同期的107家同比减少88.79%。 从行政层级来看,地级市及区县级主体被上调评级情况占多数。2021年评级提高的城投平台仍以市本级为主,基本延续前几年的特征。 从省份分布来看,2021年以来评级调升的平台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江西、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份,这些多是中游及中游偏上且平台较多、发债较为活跃的区域,一方面受益于所属区域经济财政实力逐步提升迈入评级提升的门槛,另一方面受所属区域平台整合加速推进,整合后的大平台信用资质提升助力外评提升。 从具体评级调整情况来看,2021年的城投评级调整仍以评级AA调升到AA+主体占比为多,其次是AA+调升至AAA,而评级从AA-调升到AA的主体数量不断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投内部信用资质的分化。 孙彬彬表示,城投评级上调主要是因为区域经济财政实力的稳步增长或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而从主体评级下调情况来看,2015~2020年之间,平均每年有15家城投主体评级下调。2021年上半年有13家城投主体评级下调,占总主体评级下调数量的6.53%,但较2020年同期的5家同比增加160%。 孙彬彬分析认为,城投评级下调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所处地区财政实力持续下滑,区域内再融资环境未有改善;二是公司业务可持续性较差,款项回收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借款出现逾期,(短期)偿债能力下滑;四是对外担保规模较大,或有负债风险较高,或此前涉诉较多。 产业类主体评级下调尤为显著
“近年来,受到违约冲击、信用事件冲击的影响,全市场产业主体评级下调主体数均高于上调主体数,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产业类主体经营的不利影响,评级下调尤为显著。”杜渐表示。 从主体评级上调情况来看,2015~2020年之间,产业主体评级上调主体数均值309家。2020年共有85家非金融产业类主体被上调评级;今年上半年,被上调评级的主体数量缩减至6家,上半年仅有2家企业发生了连续上调或跨级上调。2020年同期,非金融产业类主体评级被上调的数量则为50家。 从主体评级下调情况来看,2015~2020年之间,平均每年有260家产业主体评级下调。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产业类主体评级下调数量达到了81家,超过去年全年的80家;2020年同期非金融产业类主体评级下调数量仅44家。从内部结构来看,评级被下调的主体大部分之前信用资质就处于相对较差的水平,且一直维持这一特征。比如,2019年以来AA-及以下评级被下调的占比达到了66%、52%和59%。 从企业性质来看,上半年非金融产业类主体评级上调的企业共6家,其中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分别有3家、2家和1家。由于评级上调企业数量的锐减,导致国企在上调企业中占比明显提高,达到83.3%。 而下调的主体中,民企的占比相对偏高,81家评级被下调的主体中民企有49家,占比达到60.5%;此外,地方国企、央企、中外合资、外资、外商独资、其他企业评级被下调的分别有22家、4家、3家、1家、1家和1家;如果将地方国企和央企之外的企业均算作民企,下调评级中民企的比例达到67.9%。 分行业来看,6家评级上调的主体分别处于租赁、化工、休闲服务、电器设备和生物医药行业,其中租赁公司有2家,其他均为1家。评级下调的主体中,下调较多的行业有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房地产、化工、医药生物、综合、传媒等,分别达到9家、8家、6家、6家、5家、5家、5家;另外,部分主体的业务没有披露或其业务不易划分,因而其他行业评级下调的有12家。 在孙彬彬看来,产业类主体评级上调的主要原因是业绩持续增长,竞争力增强;股东支持较强,或股东直接增资,资本实力增强;负债结构优化。而产业类主体评级下调则是因为债务逾期或兑付不确定性较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本面有明显恶化;股东破产重整或占用公司资金;还有如关联占款及关联担保、涉及诉讼纠纷、内部管理体系混乱等其他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