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丽水市莲都区
丽水冒险岛水世界
阮春生 本报记者 | 沈贞海
今年前三季度,地处浙西南革命老区的浙江省丽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的好成绩,分别高于全国和浙江省1.7和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均居浙江省首位、全国前列。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这是丽水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充分发掘和运用老区所独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优势,全市上下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的结果。”在丽水市效能建设活动三季度赛比争先交流会上,丽水市委书记吴舜泽说。 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红色土地勃勃生机。在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稳居第一位。 向新而行,逐梦高质量发展。在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丽水蹚出了一条以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鲜明特征的革命老区振兴新路。
培育浙江省新增长极
打造浙江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是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丽水的重要使命。 如何破题和后发赶超?丽水聚焦生态优势这一最大优势,秉承“生态就是经济、经济必须生态”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变革实践,重塑构建具有丽水特色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乘势而进、求是挺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丽水建立“链长+链主+专家团队”协同机制,市域一体化统筹建设生态工业特色产业链,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深耕细作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特征的半导体全链条、中医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崛起,为丽水先立后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磅礴热潮涌动在浙西南。今年1~9月,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半导体产业产值同比增长达40.9%,成为丽水“无中生有”加快培育“红绿金”融合发展的典型产业。 山区培育出半导体新兴产业,丽水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用“好、快、高”3个层面来解答。“好”就是招引了好项目,5年来引进项目41个,总投资超700亿元,其中包括全市首个和第二个投资百亿级的制造业项目。“快”即项目建设快,有10多个项目实现“100天厂房结顶、一年内投产”。“高”即产能释放效益高,目前已经有22家半导体产业项目投产、12家企业达规模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产业链完成产值54.4亿元,一批企业产值增速高达300%、80%、40%以上。 2021年7月投产的晶睿电子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材料物理专业专家团队经过攻坚,实现了8英寸、12英寸高性能硅外延片等核心产品量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制造、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助力丽水经开区打造“外延片之都”。 今年11月,丽水市实施“数立方”行动,布局人工智能和数据运营赛道,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数据资源转化路径,打造丽水数智经济产业园。 与此同时,丽水还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培育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全市已有规模以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企业57家,其中“亿元企业”17家。2023年,丽水中医药大健康规模以上产业产值增长12.9%,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8.1个百分点。其中,四川科伦药业源于丽水良好的发展态势与营商环境,于2010年重组并购位于龙泉市的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凭借环境优势,在短短3年时间内,以黑马之势,成为科伦的业绩冠军、明星企业。今年7月,科伦药业与龙泉市再度牵手,总投资20亿元的科伦药业高端制剂及保健食品项目落户龙泉。 如今,丽水从绿色“出圈”到生态“破圈”,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汇聚科技人才创新驱动力量,凸显全市特色产业优势、科技进步优势与人才生态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奋力跃迁。 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丽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集成改革,组建丽水市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委员会,推动教科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着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让丽水成为“高大上”项目人才纷至沓来的创业创新“洼地”。3年来,丽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77个,总投资2259亿元,分别相当于过去6年和8年的总和;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50强,全市人才总量历史性突破50万人。 革命老区发展动力澎湃,创新引擎加快锻造成型。2023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技术交易额较2020年实现四个倍增目标。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9.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新产业孕育新希望,新项目坚定新信心。今年9月26日,浙西南在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缙云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通电正式投运,距离项目投产更近了一步。近年来,丽水超常规谋划打造华东抽水蓄能基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现实”。截至目前,落地8个抽蓄项目,项目数和装机规模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老区振兴,交通设施是最重要支撑。目前,以“削峰填谷”方式建设、被称为“华东地区第一高边坡机场”的丽水机场项目已经完成95%的工程量,很快将填补浙西南综合交通空白,圆浙西南革命老区的“航空梦”。
创建老区共富先行示范区
帮助15.7万名群众下山奔富、进城安居,实现农村居民收入、低收入农户收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四项收入”增速均位居浙江省第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实现浙江省15连冠,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 翻开2024年丽水市发展“成绩单”,一个个“三农”发展成果令人惊艳不已,丽水以民为本促共富,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有质感。 近年来,为解决偏远乡村群众的就学、就医以及养老难题,丽水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为关键突破,全力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通过“固定+流动”服务供给模式,将公共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8所小规模学校的107名学生全部进入县城就读,4辆巡诊车每月2次为73个偏远行政村村民提供诊疗服务,151位山区“养老管家”为山乡老人提供居家探访、健康管理、照料照护等基础养老服务……在畲乡景宁,探索推出“固定+流动”山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今年5月,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 前不久,丽水市莲都区丽新畲族乡畎岸村村民,一大早就在小雨中迎来了心心念念的“流动大篷车”。“这里的项目很多,理发、配钥匙、修电器,都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很方便。”村民章春根说。 每天上午10时许,遂昌县石练镇宏象村的送餐员顾卫平都会准时从村党群服务中心出发,确保11时前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当地70位老人家手中。“菜品都是新鲜的,到点就能吃上。像我们80岁以上的老人,一荤两素只要1块钱,健康又便宜。”81岁的季火珠一个劲地夸流动爱心餐车好。 一个个自然村串点成链、以链扩面,掀起改革的热浪。近年来,丽水跨系统整合“流动便民共富车”,持续完善“助医、助行、助餐、助购、助销、助急、助洁、助业、助乐、助学”等“十助”体系,提升偏远山区公共服务集成化、精准化、均衡化水平。 老区共同富裕,必须提高老区人民的收入水平。丽水为此推出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计划,开展“扩中提低”和十万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动,构建了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持续增收机制。 提升技能是丽水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径之一。2023年,全市完成“农三师”等共富能力提升4.8万人次、“百万农民培训”25.3万人次,形成了“云和师傅”“缙云烧饼师傅”“松阳工匠”等20多个子品牌。 农遗拓展、农旅融合……丽水开创“农民增收十法”,让农民怀揣增收新绝技、快步奔共富。其中,通过农遗文化品牌拓展,让“稻鱼共生”“梯田共生”“林菇共育”“茭鸭共生”等农遗文化释放创富效应。仅“稻鱼米”年综合产值就超5亿元,带动了1.3万户2.1万人就业。 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丽水以“山”字破题,探索打造“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形成了“丽水山耕”“丽水山居”等具有丽水辨识度的现代化生态经济品牌,走出了一条“两山”转化创新实践新路。 在巩固优势增收模式的基础上,丽水还推陈出新,创新推出了包括茶业致富型、特色种养型、异地搬迁型、农旅收益型、来料加工型、直播电商型、农遗增收型、古村发展型、技能提升型、林权变现型、共富工坊型,以及兜底保障型在内的“助农增收十二模式”。
扮靓大花园核心区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为守护一方绿色高地,丽水坚守“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将山水、田园、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匠心打造“丽水山居图”,对标世界一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努力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23年以来,丽水升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低效设施升级改造项目107个,整治提升锅炉炉窑22个,开展秋冬季秸秆焚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等标志性工作,全面推进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 一年来,丽水创成5个街道、12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2个工业园区创成浙江省星级“污水零直排区”;创成无废工厂、无废乡村等“无废城市细胞”353个。 2022年,丽水专门下发《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方案》,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完成松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项目、丽水经济开发区水阁工业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 近年来,通过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丽水主动承担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将GEP(生态产品总值)和GDP(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融合发展共同体”一并确立为市域核心发展指标,发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注入绿色金融动力,激活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着眼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金融创新政策,丽水市创新推出“传统抵押+取水权增信”融资模式。自2023年3月以来,全市发放“取水贷”贷款余额突破107亿元,让一汪汪好水变成富民“金水”。 丽水市还积极谋划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布局,构建全国首个覆盖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客观、科学评价提供了“丽水经验”,有力支撑了丽水市“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的建设。 擦亮红色品牌,激活红色资源。丽水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实施红色资源价值转化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373亿元。遂昌县王村口镇依托丰富的红色遗址提炼红色文化,将红色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谱写了红色古镇蜕变的进行曲;在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发生地庆元县百山祖镇斋郎村,融入百山祖国家公园核心区保护和建设,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特色样板…… 绿色发展标杆地、秀山丽水活力城。 丽水始终坚持改革开路,勇探新路,进一步提振“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精气神,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不断续写新时代革命老区向新而行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