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娜 记者范纪安报道 今年以来,河南省信阳市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通过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聚焦主导产业,集聚优势资源,着力培育绿色大家居、新能源装备制造、先进钢铁材料、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链(群),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信阳市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结合河南省产业链群发展布局,制定11个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出台招商引资工作导则,明确各县区“1+1”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方向,围绕六大主导产业、11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图谱、清单,以主导产业引领、核心企业带动、本地企业配套、产业生态支撑为方向,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实施强链、育链、聚链、优链、延链招商;构建“苏信对口合作”新模式,创建“合资公司+合作园区”“龙头企业带动+组团式承接”模式,激发产业合作动能。2022年5月至今,信阳市围绕主导产业在苏州市累计招引签约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118个,合同总金额311.1亿元,已投产80个。 信阳市按照“抓存量、抓增量、抓变量”的总体思路,坚持项目化推进,紧扣产业链关键环节,2024年谋划储备产业链相关项目400个,计划总投资1943.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5.67亿元;推动“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项目和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地实施,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信阳模式”,带动全市综合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信阳市强化要素保障,组建6支百亿元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设立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信贷风险补偿金,支持企业三化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着力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信阳市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今年上半年,信阳市共推动287个项目的问题解决。 此外,信阳市紧盯项目入库,在河南省率先建立以入库纳统为评价基础的考核机制,加强发展改革系统与统计部门间的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围绕手续办理、项目实质性开工等重要节点,实施台账化管理,做好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确保实现“颗粒归仓”,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