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溪 本报记者 | 尹明波
“大口径深部资源勘探王牌军”——山东省地矿局水文二队秉持“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凝聚职工力量,自2008年以来义无反顾踏入柴达木盆地,驰骋青海省,无怨无悔地投身到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创造记录的伟大开创实践中,用地质锤敲醒沉睡的荒原,用高耸的钻塔打开宝藏的秘密,成为开发柴达木盆地钾锂资源的地勘先锋,谱写出时代新篇章。“15年来,我队在柴达木盆地完成钾盐、锂资源、地热能等深部能源资源项目60余项,总钻探进尺10余万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资源保障、为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水文二队党委书记、队长吴晓华直言,多年来水文二队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竭诚服务一线,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队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最基础、最广泛的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力量“跟党走”
水文二队工会坚持把执行党的意志坚定性和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统一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广大职工中去,教育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水文二队持续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建立党建活动室和学习室,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健全机台班组常态化学习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宣教活动。2008年以来,水文二队工会组织工会委员、党员干部到机台开展宣教活动百余人次,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进机台、进项目、进班组,教育引导一线职工始终做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 2022年,水文二队工会切实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传达到基层一线,统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讲活动,让一线职工坐得住、听得懂、好理解、能落实,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海一线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赋予了山东省地矿局重大使命,要求山东地矿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水文二队工会第一时间向青海一线职工进行传达学习并远赴青海组织现场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信心和斗志,鼓舞了为祖国建设提供能源资源安全的勇气和担当。
坚持以人为本 贴心服务“办实事”
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水文二队工会始终把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关键着力点。他们坚持职工至上,每年奔赴青海一线问需问计、精准纾困解难,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服务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线基层的困难事、职工的烦心事,尽心竭力地满足一线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青海深钻项目深处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多米,气候恶劣,生活极其不便。水文二队工会坚持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着力推进生活标准化建设,共计投入300余万元为一线配备标准化野营房、图书室、厨房,购置了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安装了网络、卫星电话,统一配发了工装和床上用品等。针对青海项目淡水匮乏、饮水不便的问题,安装了净水器,让大家随时喝上干净放心的饮用水。持续提高伙食标准,科学搭配营养,保证一线职工吃得健康、满意,让伙食保障到位更到“胃”。 水文二队工会坚持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并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走访慰问驻外职工家属。近年来,共投入50余万元为机台送去慰问品,并在山东省地质工会、德州市总工会的支持帮助下送去了丰富多样的生活物资。他们还组织职工家属到青海开展“幸福零距离”探亲活动,在职工与家人之间建起一座“暖心桥”,使一线职工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绘就了“二水”幸福底色。
坚持科技引领 鼓励创新“培育工匠”
水文二队工会坚持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引导和鼓励一线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保持良好精神风貌,在“地质报国”中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为培育创新“沃土”,水文二队工会相继下发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鼓励一线职工岗位创新等方案,为一线职工搭建建功立业创新平台。每年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岗位技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法律制度等培训,积极参加全省地质勘查行业技能竞赛,深化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评选一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充分激发一线职工创新潜能和热情,涌现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技术能手”“省地质工会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地质职工”等一大批劳模、工匠,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和奖项,完成了一大批全国知名典型项目,使“全国大口径深部能源资源勘探王牌军”的旗帜在高原上牢牢树起、迎风飘扬。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青海项目部职工相继研发应用大口径空气潜孔锤钻进、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进、高温硬岩高效复合钻进等钻探工艺,改进了复杂卤水高比重钻井液技术、钾锂资源勘探分层抽(放)水技术等先进技术,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极大提高了钻进效率和成井质量,为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提供技术保障。从800米~4000米,从区域最深到全国纪录,从省内知名到全国典型,一组组数字、一个个记录、一项项成果,不仅记录了水文二队地质人不断追求、屡创纪录的脚步,更记录他们踔厉奋发、对地质事业无限热爱的赤诚。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目标在砥砺奋进中实现。”吴晓华表示,水文二队工会将和全队地质人共同进步、不断前行,继续肩负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任,肩负起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资源保障的使命,在柴达木盆地这片热土上续写新的荣光,让祖国的“聚宝盆”在世界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