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报
 
广东以“10+2”模式探索发展“水经济”
2023-08-29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吴桥:特色种植拓宽村民致富路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利用当地土壤、气候以及种植资源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蔬菜、瓜果等特色种植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图为在吴桥县于集镇华森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将刚采摘的梨进行分拣包装。新华社

吴桥:特色种植拓宽村民致富路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利用当地土壤、气候以及种植资源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蔬菜、瓜果等特色种植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图为在吴桥县于集镇华森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将刚采摘的梨进行分拣包装。新华社

 


聂金秀  李少辉
本报记者|罗勉

    近年来,广东省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引领,以实现河湖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主要目标,纵深推进河湖长制,着力推进河湖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效益加速释放,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广东省有2.38万条、总长10.3万公里的河流,近年来,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和万里碧道建设等治水成果全面显现。“水库治理越来越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在开平市大沙镇大沙河水库边的移民村大塘面村,村民们谈起这里的生态治理赞不绝口。过去的脏乱村庄变为旅游胜地,每年累计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由不足2万元增加到30万元。
    广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仁著介绍说,广东正采取“10+2”的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水经济省级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两山”理论转化的“广东路径”。

“10+2”水经济试点总投资超百亿元

    近日,广东省河长办正式印发实施《广东省水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广东省水经济试点主要业态工作指引(试行)》,公布“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名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水经济试点工作。
    “10”是指选取10个涵盖水上运动、河湖游轮游艇、水利风景区、滨水休闲康养、优质水开发利用等不同业态的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2”是指支持工作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佛山、江门2个地市开展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从各地申报情况看,上述试点主要由国企和民企投资建设,总投资已超过100亿元。
    广东省目前全省水经济试点项目已展开实施并部分开始运营,取得了初步成效。佛山市河长办副主任、水利局副局长刘剑锋介绍,截至目前,佛山全市上规模或有一定知名度的水经济项目共19项,包括滨水文旅文创项目、内河游轮游艇项目、水上运动项目、水利风景区项目等。佛山市作为全省2个推进全域水经济发展试点的地市之一,近年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为打造水经济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水经济项目营收约1.7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过8000人,接待游客约187万人次。
    佛山市顺德区桂畔湖水韵文旅综合项目,在政府推动、企业投资的发展思路下,这里将岭南水乡与商业综合体完美融合,大大激活了水经济发展潜力。依托桂畔海碧道和容桂水道碧道建设成效,该项目以大良街道范围3个主要水体——桂畔湖—青云湖、容桂水道、桂畔海河作为水系纽带,将顺峰山公园、欢乐海岸PLUS、欢乐文化广场、金凤凰、寻味顺德小镇等多个文旅项目连通,形成独特的滨水环湖游线,激发滨水旅游潜力。
    佛山市顺德区副区长、河长办主任黄志捷表示,正在积极探索以治水提升片区价值、以片区整体溢价反哺治水的路径,希望通过科学治水,实现城市品质提升、土地增值,为水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万里碧道为“水经济”拓展广阔空间

    广东万里碧道的高质量推进,为水经济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广东省河长办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建成碧道2273公里,全省累计建成碧道逾5800公里。治水成效加速释放,滨水空间愈加舒适,让更多老百姓可以共享治水成果。
    同样在开展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的江门市,依托流经城镇的水系,围绕碧道构建生态滨水空间。同时配套建设停车场、咖啡馆、小商店、餐饮服务业,推动河流成为一条条充满活力的经济带。
    江门市蓬江区西江碧道建成后,配套建设的咖啡馆、小商店等和周边的餐饮服务业营业额不断攀升,共享自行车、停车设施供不应求,物业、停车位租金等每年可带来超过1400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
    鹤山市依托沙坪河碧道建造“渔人码头”,吸引企业出资约2500万元,开发建设渔村文旅产业区,推动形成文创小镇、“渔文木舍”民宿、渔人码头一体的文旅产业项目带,沿线吸引了“鸟鸣涧”“埋位”等多家高人气“网红”餐饮商户、小商品摊户、夜间集市等进驻和聚集。
    依托碧道发展滨水休闲旅游,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水经济新业态,肇庆市广宁县绥江两岸,原生态的青山绿水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广宁县副县长梁宇强表示,将用好广宁82.17%的森林覆盖率、特有的山水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优质的康养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广东省10个水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之一的绥江两岸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该试点项目与白天鹅酒店合作,将珠三角高端客源引入广宁,还将打造水上运动及从广州白天鹅到广宁的内河游轮游艇旅游线路。
    特色文旅项目让绥江一河两岸的村庄环境大大提升,全面拉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农副产品、传统非遗等更多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创造增收30万元/年。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

水上运动、水饮料等产业蓬勃发展

    广州南沙,蕉门河在城中央缓缓流淌,时不时有白鹭飞过,赛龙舟、划船、赛艇等水上运动正在这里悄然兴起,“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运动示范基地”水经济试点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该试点项目由万顷沙十八涌水上生态体验运动中心、蕉门河水上运动综合服务孵化基地、灵山岛庙南村涌校企合作水上运动示范学校基地三个节点构成。其中部分节点已经开始运营。
    参与试点项目建设的广东舟游休闲运动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蓉蓉介绍,该公司2011年正式落户南沙,旗下的南沙皮划艇基地是广东省第一家对公众开放的水上休闲运动基地,培训的学员达到160万人次。在她看来,南沙毗邻港澳,有非常优越的水上运动发展基础。
    佛山市禅城区吉利涌碧道龙湾公园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顺德区眉蕉河水上运动基地、高明区沧江水上综合运动基地等多个上规模的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蓬勃发展,年参与人数约19.3万人次,带动了一批水上运动相关企业加速发展。
    以水为基,积极发展水经济业态,已经成为各地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的一大抓手。
    九连山逶迤绵延,万绿湖一碧万顷。河源市万绿湖优质水利用项目依托万绿湖优质水资源,积极推进农夫山泉三期、华润怡宝、今麦郎、紫泉饮料等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水经济产业园,充分利用和挖掘优质“源头水”的发展潜力。
    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朋儒介绍,目前在河源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已经引进国内知名食品饮料企业24家,力争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试点期间将大力开展万绿湖水公共品牌创建,进一步发掘优质水产业溢价。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湖北发展改革委坚持与民… 2024-12-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成… 2024-12-05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会代训…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