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本报记者苗露/摄
本报记者 | 李宏伟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出席发布会,通报投资项目审批和近期出台政策两方面情况,并就经济运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大食物观工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金贤东表示,1~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6731亿元。其中,审批53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五方面发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近日出炉。金贤东分析,总的看,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比如,农业生产保持稳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4%、8.6%;暑期和中秋小长假旅游火热,家电以旧换新等消费较快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外贸出口较快增长。 金贤东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落实好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重点在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二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宏观政策适度加力、更加精准,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统筹抓好项目建设“硬投资”和政策、规划、机制等“软建设”,促进“两重”等政府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确保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企业和百姓。 三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比如,在投资方面,重点是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积极稳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抓好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和落后低效产能出清,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五是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改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提前谋划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持续支持地方灾后应急恢复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扎实做好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记者注意到,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一年多来,我们不断健全机制、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听取企业真实想法,切实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诉求。”金贤东表示,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归根到底还是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依法依规、热情周到、注重实效”原则,建立“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跟踪问效”的闭环工作机制。 金贤东援引数据说,截至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沟通交流的企业已经超过600家,囊括一、二、三产不同行业,兼顾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东、中、西部不同地区。截至今年8月底,共收到民营企业反馈问题诉求1031项,具体包括政策建议类348项、侵权纠纷类229项、拖欠账款类206项、要素支持类118项、涉法涉诉类130项。截至目前,56%的事项已办结并进一步跟踪问效,推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金贤东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抓好落实,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开通问题收集转办反馈系统,提高解决问题诉求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成果运用,找准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立法、改革举措落实、政策出台、规划编制等工作,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 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健全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推动"信易贷"工作由"扩面"向"提质"转变。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8.8万亿元,其中向民营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2.7万亿元,占比达到79.1%。 金贤东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提升"信易贷"工作水平,重点加强平台优化整合、加强信息归集共享、加强与金融机构务实合作,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了《关于建立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的通知》,提出了建立重点领域项目常态化推介机制、加大民间投资项目融资和要素支持力度等政策举措。 金贤东介绍说,为持续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搭建了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积极推介各地梳理报送的基础设施等领域优质项目,持续吸引民间资本。截至今年8月31日,累计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963个。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常态化推介的基础上,近期又组织有关方面,聚焦民间投资潜力较大、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的交通、水利、能源、环保、农业、社会事业、新型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等8大领域,筛选出400个向民间资本重点推介项目,涉及总投资8159亿元。 "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只是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的一个部分。"金贤东强调,针对当前民间投资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好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落实,持续推动解决影响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内生动力。将继续积极创造条件、破除准入障碍,在充分尊重企业投资意愿的前提下,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有力有序推动大食物产业发展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显著高于400公斤粮食安全线。2023年,森林食物产量超过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后的第三大农产品;水产品产量7116万吨,稳居全球首位;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2012年产量增长17.3%。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比2012年水平提高8.7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比2012年水平提高超过16个百分点。 金贤东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挖掘利用大食物资源优势,有力有序推动大食物产业发展,为落实大食物观工作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比如,推动实施相关指导意见,明确落实大食物观的战略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抓紧优化相关管理机制,推动有关部门解决部分环保、土地等管理政策"一刀切"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大食物统计监测指标与工作体系,启动大食物资源和产业摸底调查,立足地方实际开发各类食物资源,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出台哪些措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金贤东对此回答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工作。一是制定《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重点任务清单,压实部门责任,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出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推动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三是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应用,修订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启动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遴选工作。四是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碳达峰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支持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