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黄河正式进入主汛期,受上游降雨增多和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吸引众多游客。图为在山西吉县拍摄的黄河壶口瀑布。新华社
本报记者 | 成静
万里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起源,流经黄土高原,开沟凿谷,深涧腾蛟,浊浪排空,用携带千万年的泥沙铺陈出华夏文明的产床。泥沙,塑造了黄河的秉性,也成为黄河下游水患的根源。治理黄河水患,谋求长治久安也就成为千百年来多少代中国人的夙愿。 黄河水在晋陕大峡谷中咆哮着一路向南。7月9日上午,在黄河中游北干流碛口至禹门口河段,随着一声炮响,顿时黄沙漫卷,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始建设。本报记者也带着问题走近这座工程,去探索这样一个“大国重器”背后的秘密。
70年前期论证,在论证什么?
记者了解到,早在1954年,我国就首次提出在黄河碛口至禹门口河段修建骨干水库,开启了该河段治理的前期论证工作。所以,该工程可谓蓄力已久。可是,为什么到今天才正式开工? 水利部规计司司长张祥伟对此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近年来,黄河小浪底水库持续实施调水调沙,对减轻黄河下游淤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还需要古贤工程一起来发挥作用,形成水沙调控的“双动力”。古贤工程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立足于全流域,统筹考虑黄河流域的整个水沙调控工程体系提出的战略性骨干工程。 我国在1954年首次提出在黄河碛口至禹门口河段修建骨干水库。在论证之初,工程就遭遇许多难题。比如,其所处地基是红土地层,粉砂岩、长石砂岩和粘土岩等软硬岩交互分布,同时还存在多层顺层剪切带和泥化夹层,地质条件复杂。又如,水库运行既要满足防洪减淤、水资源调蓄、供水、灌溉、发电等开发任务要求,又要兼顾坝下生态流量以及小北干流湿地补水的需求。 2002年、2008年和2013年,国务院分别批复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流域综合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古贤工程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的关键性作用。70年来,水利部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晋陕两省陆续开展了工程规划、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可研等阶段的工作。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古贤工程的论证工作。“在论证过程中,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先后组织国内7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水沙设计、工程布局、生态保护、移民安置、水库运用方式、施工关键技术等46项重大专题研究论证工作,优化了工程建设方案,更好地满足多目标开发、高水平保护的要求。”张祥伟说。
对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有什么作用?
面对这个问题,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说,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维护其健康生命关系到国家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平衡以及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 “黄河的健康生命标志有‘四不’,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实现‘四不’的关键要素是完善水沙调控体系。古贤工程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王宝恩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建成后,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拦洪蓄洪,优化黄河中下游水流对泥沙的携带和输送能力,减少泥沙的沉积,确保下游河床长期不抬高。同时有利于维持中水河槽过流能力,保持稳定的河道形态,将对保障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冲刷降低小北干流河段河床高程,保障关中平原防洪安全。 二是古贤水库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实施联合调度,会显著增强流域的水资源调控能力,能够保障黄河中下游及河口生态水量,将龙门、利津等地区河流断面的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由近20年的87%、88%提高到100%,切实保障黄河不断流。 三是工程实施后,通过置换汾河、北洛河以及供水区内其他支流灌溉用水,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改善汾河、北洛河等支流生态状况。在枯水期加大下泄流量,增加河道内的水量流量,进一步改善中游陕西潼关至河南三门峡河段枯水期水生态质量。能够塑造有利于黄河下游湿地保护区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修复的流量过程,为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和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提供水资源支撑。
目前黄河建成了怎样的水沙调控体系?
1997年,《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构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近年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对此均有明确要求。那么,目前黄河已经建成了什么样的水沙调控体系呢?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李群介绍说,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组成。工程体系以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为主体,以干流的海勃湾、万家寨等水库及支流的陆浑、故县、河口村、东庄等控制性水库为补充。其中,上游水库群的功能是对黄河水量进行多年调节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并满足上游河段防凌、防洪减淤的需要。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组成的中游水库群,功能是管理中游洪水,进行拦沙和调水调沙,协调黄河水沙关系,并进一步优化调度水资源。非工程体系由水沙监测、水沙预报和水库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构成,为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提供支撑。 对于水沙调控体系的主要作用,李群说,一是有效控制大洪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黄河洪水威胁。通过水沙调控体系的联合调度,提高对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蓄滞洪区的适时启用,确保洪水安全排泄入海。 二是协调水沙关系,减轻水库河道泥沙淤积。通过骨干水库拦蓄泥沙,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通过骨干水库群联合调水调沙,提高水库排沙能力,延长骨干工程拦沙库容的使用年限,长期维持河道中水河槽行洪输沙的功能,减少中小洪水漫滩损失,保障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水沙调控体系建成后可对黄河水量进行联合调度,实施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保障宁蒙河段、中下游河段等地区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提升枯水时段和突发事件水资源应急调配能力。
对流域水资源调蓄有什么作用?
黄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流域。由于黄河的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且时空分布不均,来水与用水地区不匹配,62%的产水在上游兰州以上,90%的用水在兰州以下,因此黄河中下游地区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枯水年份径流量无法满足区域用水需求。那么,古贤工程建成后,对水资源调蓄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够为山西、陕西两省取用黄河水、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带来哪些便利? 对此,李群表示,古贤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水库库容大,可通过跨年调节水量提高中下游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特别是,古贤工程供水区主要为汾渭平原,由于两岸地高水低,因此抽水成本高、供水保证率低、取水含沙量大。工程建成后,将变现状分散扬水为集中统一供水,从根本上改善两岸供水灌溉条件。一是山西大部分供水区和陕西泾东渭北供水区成为自流供水,延安供水区抽水扬程(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降低110米以上,大幅减少提水费用,为实现灌区规模化、集约化用水提供了条件。二是从库区取水,水源稳定,取水保证率大幅提高。三是从坝上取水,含沙量低,配套输水渠系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低。” 据估算,工程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晋陕两省23个县(市、区)、27个工业园区和约685万亩灌区的水源条件,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解决供水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有效缓解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晋陕两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