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 张守营
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了《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高质量发展是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创新高质量发展、文化高质量发展、治理高质量发展则是更为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报告对北京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后发现,生态高质量发展和治理高质量发展为现阶段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继续发挥北京生态高质量发展和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进一步释放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仍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紧抓北京自贸区建设机遇,着力扩大数字贸易规模
报告分析,北京应紧抓自贸区建设机遇,着力扩大数字贸易规模。 一是依托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优势增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积极探索数字贸易、文化贸易等新业态发展模式,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推动大兴机场自贸区规划建设数字产业园,试点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构筑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开放格局,打造临空经济创新引领示范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二是扩大数字内容和数字服务的贸易规模。在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将“服务贸易”打造成北京的新名片的同时,促进视频、影音、游戏等数字内容的跨国贸易持续上升,以及教育、医疗等服务的可数字化交付程度提升与跨国贸易规模扩大。 三是推动数字贸易相关产业升级,聚焦数字贸易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支持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双循环”背景下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构建。同步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既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通信产业发展,也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数字技术应用。 四是加快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治理能力,充分调动数字贸易主体的积极性。依托智慧城市2.0建设,推进城市算法算力平台等新型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数字贸易产业、平台、生态、制度、监管,在知识产权保护、征信服务、信息安全保障等领域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简化商事审批手续、优化国际贸易办理流程,构建数据联通、系统联动的数字治理体系。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感
如何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报告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稳定经济环境、物价和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轻人民生活负担。以稳经济作为稳就业的基础,持续发力降低房租等生产经营性成本,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精准推动制造业、接触型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发展。增强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二是以服务为导向创新社会管理,落实社会保障。着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人民群众高质量就业。稳定食品、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给,扩大医保覆盖面,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象,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福感的状况,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三是重点构建契合首都特点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挥市场作用做大农村产业“蛋糕”,盘活并增加集体经营性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增收“保底”。优化投入结构,完善资助体系,以对口支持或合作帮扶等方式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要素配置双向流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发掘土地要素价值,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努力探索具有“首都特点”的共同富裕之路。
深入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如何让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如何让文化更加地惠民?报告也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重现重点文物建筑群历史文化风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借助三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繁荣发展首都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高品质文艺展演场所,依托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以及CBD、三里屯、前门(北京坊)等著名商圈,加快建设彰显文化时尚魅力的消费地标。 二是培育数字文化等新消费模式,以文化消费拉动“演艺之都”“漫步北京”等品牌建设。顺应文化消费升级趋势,强化“线上虚拟+线下体验”融合互动。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实现文化供给精准触达,推出数字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既拓展文化消费规模,也为优质文化产品向公共文化产品转变搭建渠道,降低优质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竞争性和稀缺性。 三是依托环球主题公园、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等强化文化旅游产业功能,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这样能有效提升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文化价值内涵,发挥文旅融合的拉动、渗透、催化功能,深化文旅与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非遗+旅游”“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新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将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融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促进形成文商旅产业资源整合、业态嵌合、市场复合机制,实现最大化有形载体利用及综合经营效益。
强化行政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在强化行政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报告同样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给予经营主体更多的自主权,减轻经营主体在融资、物流、用能等方面的负担。重点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制定行业目录,建设网上申办系统,促进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准营”。推动、推行服务事项“掌上办”,纳税缴费“网上办”,规划许可等事项承诺制、容缺办,政策性住房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以及社保缴费、公积金补缴跨省通办。 二是推进数据北京建设,构建城市、产业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为精准服务企业提供有力支撑。依托科技创新,建设基础数据库,促进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推动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三是提高政府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和公平性。建立公共服务质量实时监管机制和长效评估机制,对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进行全流程监管,实时获得公共服务的绩效反馈。建立公共服务数据库和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前瞻性,切实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品质。
|